《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二首》翻译及注释
我生海旁州,古言江来铺。
力浮万顷尽,坐识一溜初。
之子酌彼源,绀洁玉斗奭。
雅韵舒烦忧,逸驾陵趦趄。
咏归有何意,岂亦歌风乎。
湛湛游无梁,滔滔济无桴。
纵横洄伏中,暮齿将焉需。
三间始开闢,十亩终耘锄。
东西两庄舍,兄弟相譍呼。
缅哉趋前规,更作却后图。
顾思曲肱乐,一身匪求余。
我独无家归,羡子镌自迂。
注释:fèng fù dé xiū xī chōng dài fū chéng dū xīn yuán yǒng guī táng èr shǒu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二首
《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二首》是宋代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生在海旁的州,古人说江水流向这里。
力量浮在广阔的海上消尽,坐着认识一条小溪的初衷。
我饮着那源头的水,水清而宝瓶明亮。
雅韵展开,舒缓繁杂的忧愁,轻松地踏上马车的阶梯。
咏归有何意义,岂止是歌颂风景之美。
湛湛的游弋无需桥梁,滔滔的航行无需船桨。
自由自在地横冲直撞,晚年何需计较。
三间房屋初次开辟,十亩田地最终耕作。
东西两处庄舍,兄弟互相称呼。
缅怀着追逐前进的规划,同时为回望后方的图景。
我思索着曲肱的乐趣,不追求身外之余。
我独自无家可归,羡慕儿子刻画自己的迂回。
诗意和赏析:
《奉赋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园咏归堂二首》这首诗词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纯朴自然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海旁州的景色、庄舍的建设和兄弟间的亲情来展示作者与自然、家人和谐共处、追求内心宁静的心境。
诗中的"江来铺"象征着江水的流动,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作者坐在江水旁边,以平静的心态观察着一条小溪的起源,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思和对内心的清明。"酌彼源"一句则是借饮水之喻,表达了作者从源头汲取清泉之意,追求纯净和高尚的品质。
诗中有着"雅韵舒烦忧,逸驾陵趦趄"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通过诗词创作来排遣繁杂的忧愁,以优雅的诗意舒缓心灵的压力,将自己的情感和思绪释放出来,达到放松和抒发的效果。
"咏归有何意"一句中,咏归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歌颂,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大自然中湛湛游弋、滔滔济无桴的描述,展示了自由自在的心境,表达了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淡泊和解脱。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庄舍的建设和兄弟之间的情谊。通过描绘三间房屋的开辟和十亩田地的耕作,表达了对孜孜不倦的劳动的赞美和对温馨家庭的向往。兄弟相互称呼和相互关心的描写,彰显了作者对家庭和睦的向往和珍视。
最后几句"缅哉趋前规,更作却后图。顾思曲肱乐,一身匪求余。我独无家归,羡子镌自迂"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和规划。作者希望能够回顾过去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不为外物所牵绊,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我独无家归"一句表达了作者独自无家可归的心情,同时羡慕儿子能够自由自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家庭情感和人生态度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自由自在、纯净宁静的追求,同时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人格追求的一种境界。
叶适简介
唐代·叶适的简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 ► 叶适的诗(39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