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黄中》翻译及注释
雁山削玉上青云,仙侣常游遣俗纷。
飞舄可无能少驻,洞箫何幸复亲闻。
看取下户恩尤重,宾礼高贤意自欣。
忽忆门西贫士宅,蛰雷绕甑黍初饙。
注释:sòng guō huáng zhōng送郭黄中
《送郭黄中》是宋代诗人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雁山削玉上青云,
这句诗词描绘了雁山高耸入云,如同削减的玉石一般,高傲地矗立在青天之上。这里的雁山可以被视为与尘世相隔的仙境,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仙侣常游遣俗纷。
这句描述了仙侣常常在这里游玩,远离尘嚣纷扰。仙侣指的是仙界的伴侣,暗指诗人自己的心灵伴侣,他们远离尘世的烦恼,享受纯净宁静的境界。
飞舄可无能少驻,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忧虑,飞舄指的是仙船,意味着诗人的人生旅程。诗人担心自己的才华可能无法持久,不足以在仙境停驻。
洞箫何幸复亲闻。
这句描写了诗人幸运地亲耳聆听到仙境中的洞箫声。洞箫是与仙境相连的神奇乐器,诗人通过听到它的声音,感受到了仙境的美妙。
看取下户恩尤重,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下属的关怀和慈爱。下户指的是低下身份的人,诗人认为自己对于这些人的恩情格外珍重,心怀感激。
宾礼高贤意自欣。
这句诗意表达了对于高贤之人的敬重和自豪,诗人对于这样的人怀有欣喜之情。
忽忆门西贫士宅,
这句表现了诗人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诗人突然想起了西门的一个贫穷士人的家,可能是诗人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句揭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生活的怀念,对于贫困士人的同情。
蛰雷绕甑黍初饙。
这句描述了雷声绕过正在煮熟的黍米,黍米的香气扑鼻而来。这里的蛰雷指的是雷雨声,而黍米则象征着生活的温暖和丰收。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喜悦和对于温暖家庭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雁山仙境和仙侣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向往和对于纯净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普通人的关怀和对于贫困的同情。这首诗词通过对比仙境与尘世的差异,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并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真挚情感的追求。
叶适简介
唐代·叶适的简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 ► 叶适的诗(39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