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晋卿》翻译及注释
草黄木脱何所适,使我感叹生百疾。
天骥屡为驽骀笑,良玉空遭碔砆黜。
少年壮志思绝尘,只今作计常后人。
明堂巨栋吾何有,护竹养花甘隐沦。
注释:sòng liú jìn qīng送刘晋卿
《送刘晋卿》是宋代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沧桑的感慨,描绘了一种壮志难酬、生活困顿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草黄木脱何所适,
使我感叹生百疾。
天骥屡为驽骀笑,
良玉空遭碔砆黜。
少年壮志思绝尘,
只今作计常后人。
明堂巨栋吾何有,
护竹养花甘隐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比喻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起伏和悲欢离合的感慨。
首句“草黄木脱何所适”,以枯黄的草木为象征,表现了时光流逝、万物凋零的景象。作者看到这一景象,不禁感慨万分,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感到深深的忧伤。
接下来的两句“天骥屡为驽骀笑,良玉空遭碔砆黜”,运用寓言手法,通过马和玉来象征人才和美好事物。天生的良驹屡次被平庸的驽骀嘲笑,优秀的玉石也被世俗的琐事所冷落。这种比喻揭示了社会现实中才华被埋没、美好被忽视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不公平的愤慨。
接着的两句“少年壮志思绝尘,只今作计常后人”,表达了年轻时壮志满怀、意气风发的心境,但现实中却常常受到种种限制和挫折,只能做出平凡的计划,成为后来者的常态。这种对理想和现实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对人生抱负难以实现的无奈和失落。
最后两句“明堂巨栋吾何有,护竹养花甘隐沦”,通过比较明堂巨栋和护竹养花,反映了作者对权势和富贵的无所畏惧和追求。明堂巨栋象征权力和地位的高峰,而护竹养花则是隐居清修的境地。作者表示自己宁可隐居山林,护持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不愿为权势和物质的浮华所沦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富有哲理的比喻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现实的痛苦和对理想追求的无奈。通过揭示社会中才华被埋没、理想难以实现的现实困境,诗词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展现了叶适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叶适简介
唐代·叶适的简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 ► 叶适的诗(39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