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半醉》翻译及注释

唐代李群玉

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
若无时复酒,宁遣镇长愁。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注释:bàn zuì半醉

《半醉》
处俗常如病,
看花亦似秋。
若无时复酒,
宁遣镇长愁。
渐觉身非我,
都迷蝶与周。
何烦五色药,
尊下即丹丘。

中文译文:
常常处于世俗之中如同生病,
看花也像秋天一样凋谢。
如果没有酒来解忧,
宁愿放纵自己,摆脱忧愁。
渐渐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我,
变成蝴蝶迷失在世俗之中。
何必麻烦于五彩的药丸,
酒杯中即是永恒的仙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世俗之中的痛苦和迷惘。他感叹自己常常处于世俗的纷扰中,如同生病一般。他发觉身体逐渐不再属于自己,而是逐渐沉迷于世俗之中。在面对这种状况时,他宁愿借酒来放纵自己,暂时地摆脱愁苦。他认为世俗的诱惑像是蝴蝶一样迷失了自己。最后,诗人提到何必去烦恼于琳琅满目的世俗事物,酒杯之中即是永恒的仙境,也就是他寻找心灵安宁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己的体验,抒发了对于世俗之苦的诉求和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诗人常常感到身处纷扰的世俗之中如同生病一般,而酒成为了解忧的途径。他藉由酒的作用,暂时忘却身心的烦恼。但诗人也意识到自己逐渐沉迷于世俗之中,失去了真实的自我。他将自己比作一个迷失的蝴蝶,无法找到归宿。最后,诗人提到宁愿追求酒中的仙境,也不愿沉迷于世俗的喧嚣中。这种心灵上的追求充满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痛苦纷扰的世俗之中寻找心灵的归宿与安宁的心境。

李群玉简介

唐代·李群玉的简介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 李群玉的诗(3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