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仁仲小圃》翻译及注释

宋代胡寅

白云不为轻风起,閒影融融映秋水。
静中观物万象呈,借问此心何所始。
蚊飞蠓过那足问,要识人生行乐耳。
君开小圃富幽致,自外而观如画里。
陶公高兴只柴桑,晏子之居徒近市。
春归森森青竹上,秋尽离离从草靡。
岁华流转只常在,月魄盈亏未尝死。
经纶胸次自开泰,语笑尊前即倾否。
君知消息何处来,於穆我师纯不已。

注释:rén zhòng xiǎo pǔ仁仲小圃

《仁仲小圃》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富有哲理的意象和深远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心灵的思索和感悟。

诗中的白云和轻风、闲影和秋水等意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诗人通过观察静谧的景象,反思人类内心的起源和归宿。他提问自己的心灵从何而来,这种探索和思考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

诗中出现的蚊飞蠓过的细微景象,象征着人生中短暂的瞬间和世俗的琐碎。诗人认为,要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和快乐,不能陷入这些琐碎之中,而应超越物质的追求,寻找更高尚的境界。

诗人称颂了君主开辟的小园子,形容其富有幽致之美。他将这种景象比作画中的景致,显示出君主的独特眼光和品味。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陶渊明和晏子的居所,前者居于柴桑山中,后者则靠近繁华的市场。这里揭示了不同人对于生活态度和环境选择的差异。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竹林和秋天的草地,展示了季节更迭中的变化。岁月的流转和月亮的盈亏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转,但生命却不会消逝。这种持久的变化和延续使人们意识到,人生的前景和命运并不会永远固定不变。

诗人最后提到他的师傅於穆,表达了对师长的尊敬和崇敬之情。他表示,师傅纯洁无私地传授给他知识和智慧,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开拓。

《仁仲小圃》通过景物描写和思考,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和心灵的深沉思考。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相互交织,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词句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高度艺术造诣和思想深度。

胡寅简介

唐代·胡寅的简介

胡寅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 胡寅的诗(6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