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香云寺》翻译及注释

宋代陈造

山月明空隙,庭柯下槁乾。
沈沈僧夜静,漠漠雁天寒。
梦境愁偏隔,诗情老易阑。
未容辞水厄,聊复踞蒲团。

注释:xiāng yún sì香云寺

《香云寺》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月明空隙,庭柯下槁乾。
沈沈僧夜静,漠漠雁天寒。
梦境愁偏隔,诗情老易阑。
未容辞水厄,聊复踞蒲团。

诗意:
这首诗词以香云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寺庙夜晚的景象。山中的月光透过树木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寺庭下的枯枝败叶干燥无声。僧人寂静地度过夜晚,天空中的雁群在寒冷的空气中飞翔。诗人在这个梦幻般的景象中感到孤独和忧愁,诗意老去却难以抒发。然而,他并不愿意放弃写作,宁愿坐在蒲团上继续创作。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香云寺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愁。山中的月光和枯枝败叶的描写增加了诗词的寂静感和凄凉氛围,与僧人夜晚的宁静形成对比。诗人用"沈沈"和"漠漠"来形容僧人的夜晚和天空中的雁群,揭示了孤独和寒冷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自己的诗意老去,难以抒发内心的情感,但他仍然坚持写作,坐在蒲团上思考和创作。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坚持,即使面临艰难和困境,他仍然选择坚守自己的创作信念。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诗词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感觉。这首诗词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深入思考。

陈造简介

唐代·陈造的简介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 ► 陈造的诗(20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