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师直归马上作》翻译及注释
送客西郭门,适与嘉宾遇。
杂花被原野,南尽远目注。
扑扑乱朱纷,蒙蒙凝白雾。
林下风正柔,繁香不飞去。
日长人意间,归骑款不遽。
陶然行且歌,良惬静者素。
却念陌上人,春愁纷似絮。
注释:sòng xiè shī zhí guī mǎ shàng zuò送谢师直归马上作
送别谢师直归马上作:
送客西郭门,适与嘉宾遇。
杂花被原野,南尽远目注。
扑扑乱朱纷,蒙蒙凝白雾。
林下风正柔,繁香不飞去。
日长人意间,归骑款不遽。
陶然行且歌,良惬静者素。
却念陌上人,春愁纷似絮。
这首诗是宋代韩维所作的《送谢师直归马上作》。诗中描绘了一个送别客人的场景,以及作者的思绪和感受。下面我们来分析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送走客人西郭门,正与美好的朋友相遇。
原野上花朵繁杂,南方的远景尽收眼底。
纷纷扑朔的红花,蒙蒙凝结的白雾。
林下的风柔和温和,花香却不飘散消逝。
日子漫长,人们心情舒畅,归骑慢慢而行,不急躁。
欢快地行走并歌唱,愉悦的心情使人宁静。
然而,却想起了路上的人,春天的忧愁像雪花纷纷飞舞。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客人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色和人情的画面。诗人通过描写原野上繁杂的花朵、南方的远景,以及纷纷扑朔的红花和蒙蒙白雾,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样性。林下的柔和风和不飘散的花香,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诗人描述了人们悠闲自得的心情,不急躁地归骑返家,欢快地行走和歌唱,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然而,最后两句诗却带来了一丝忧愁。诗人想起了路上的人,春天的忧愁弥漫在空气中,如同纷纷飞舞的雪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展示了韩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感受力。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情景致,给人以愉悦和宁静的感觉,使读者沉浸其中。通过对花朵、风和香气的描写,诗人创造了一个美丽而安详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巧妙地转换了情感,带来了一丝忧愁的意味,给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更加丰富多样,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情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韩维的才情和对自然、人情的敏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心情,诗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的思索。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引发对人生和情感的深思。
韩维简介
唐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82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