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微之通议》翻译及注释
十五年来自在身,晴天万里见孤云。
闲中密迹常同俗,老去忠言尚爱君。
一坐精神归素发,两行歌舞避红裙。
早梅时节华灯夜,日伫车公共醉醺。
注释:jì wēi zhī tōng yì寄微之通议
《寄微之通议》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五年来自在身,
晴天万里见孤云。
闲中密迹常同俗,
老去忠言尚爱君。
一坐精神归素发,
两行歌舞避红裙。
早梅时节华灯夜,
日伫车公共醉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思考和感慨。诗人在过去的十五年间,一直自在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他的目光广阔,即使在晴朗的天空下,也能看到遥远的孤云。他平时生活闲散,不拘小节,但他的行迹与普通人并无二致。即使在老去之后,他仍然热爱对君主的忠言。他坐下来时,他的心境回归到平静朴素的状态,而娱乐活动则远离繁华喧嚣的红裙之地。在早春梅花盛开的时节,繁华的灯火下,他仍然孤坐其中,与宴会上的狂欢不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韩维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展示了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他在十五年的岁月中自在自得,即使看到孤云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孤独。他平淡的生活中常常与世俗相交,但他的心境却保持了一份宁静和独立。即使年事渐长,他对君主的忠诚依然未变,仍然保持着对忠言的追求。他内心深处的精神和追求并不受繁华世界的干扰,他能够自觉地回归到自己本真的状态。在繁华的欢乐场所,他选择了独处,远离喧嚣,享受寂静的时刻。这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值得我们思考和欣赏。
韩维简介
唐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82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