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窗》翻译及注释
高窗不掩秋气清,下见瓦沼涵泓澄。
雨洗浮萍翠色静,青丛绿蔓相缠仍。
阶前童童两好树,上有鸣禽不可数。
杖藜书生爱苦吟,独立西风无旦暮。
注释:dōng chuāng东窗
《东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窗不掩秋气清,
下见瓦沼涵泓澄。
雨洗浮萍翠色静,
青丛绿蔓相缠仍。
阶前童童两好树,
上有鸣禽不可数。
杖藜书生爱苦吟,
独立西风无旦暮。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秋日的景象为主题,通过窗户观察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描绘了高窗未完全关闭,清秋的气息透过窗户洒入室内。在窗下可以看到瓦沼中的秋水清澈见底,被雨水冲洗后的浮萍静静地呈现出翠绿色,葱郁的青草和绿蔓相互交织缠绕。阶前有两棵茂盛的树木,树上的鸣禽不计其数。诗人手扶拐杖,拄着藜杖,是一个喜欢苦心吟咏的书生。他孤独地独立在西风中,无论是白天还是黄昏,他都不停地吟咏。
赏析:
《东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日景色的美丽和诗人的孤独情怀。高窗未完全关闭,清秋的气息从窗外渗透进来,给人一种宁静清凉的感觉。瓦沼中的秋水清澈见底,浮萍被雨水洗净后呈现出翠绿色,给人一种宁静和生机的感觉。青草和绿蔓在一起交织,形成了一幅自然的画面。诗中提到的两棵好树和鸣禽,增添了生机和活力的气息。诗人独自一人,手扶拐杖,拄着藜杖,表达了他喜欢独自沉思吟咏的性格和追求。他面对西风,无论是白天还是黄昏,都坚持不懈地吟咏,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热爱。
《东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日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追求,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意境。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秋日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体验,使人产生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思考与感悟。
韩维简介
唐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82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