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顾林亭》翻译及注释

宋代韩维

昔人久尘土,问林得其居。
但传故老言,安知密与疏。
平湖无遗宇,寒烟生废墟。
风流未都尽,犹赖著书余。

注释:hé yàn yóu zài huá tíng fù shí tí yī yùn gù lín tíng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顾林亭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顾林亭》是宋代文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人久尘土,问林得其居。
但传故老言,安知密与疏。
平湖无遗宇,寒烟生废墟。
风流未都尽,犹赖著书余。

诗意:
这首诗词以华亭为背景,通过描绘华亭周围的景色和历史,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诗人通过对华亭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追溯,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文化积淀的珍视之情。

赏析:
诗词开篇以"昔人久尘土"的形象描绘了过去的人们已经离去,而他们留下的只是尘土与回忆。"问林得其居"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人物的向往和追问,他希望能够了解他们的居处和境况。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但传故老言",表示他只能通过古老的传言来了解过去的人和事,但这些传言是否真实,却无从得知。

诗中描绘了华亭的景色,"平湖无遗宇"描述了华亭附近湖泊的平静和无人居住的景象,而"寒烟生废墟"则揭示了华亭的荒凉和残破的景象,暗示着华亭曾经的辉煌已经消逝。这些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光阴易逝、人事如梦的主题。

最后两句"风流未都尽,犹赖著书余"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人认为尽管时光如流水般逝去,但文化的风流仍然存在,而这些文化的传承和积累需要书籍的记录和保存。诗人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书籍上,认为通过书籍的保存,文化的风流才能得以延续。

这首诗词通过对华亭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并表达了对书籍的珍视与重要性的思考。诗中景色的描绘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通过对华亭的描绘,展现了人事如梦、光阴易逝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期望。

韩维简介

唐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8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