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漳南十咏·西湖》翻译及注释

宋代蔡襄

湖上山光一笋青,佛宫高下裹岩扃。
烟收水曲开尘匣,春送人家入画屏。
竹气更清初霁雨,梅英犹细欲残星。
吴船越棹知何处,柳拂长堤月满汀。

注释:zhāng nán shí yǒng xī hú漳南十咏·西湖

《漳南十咏·西湖》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美景,表现了春天的景色与气氛,以及人们在湖畔的生活情景。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上山光一笋青,
在湖上的山峰光芒闪耀,像一根新生的青翠竹笋,
佛宫高下裹岩扃。
佛寺坐落在高高的山下,被岩石围绕着。

烟收水曲开尘匣,
薄雾散去,湖面上的水波展现出它们的美丽,
春送人家入画屏。
春天将美景送给了居住在湖边的人们,如同画卷一样。

竹气更清初霁雨,
竹林中的气息更加清新,初霁的雨水已经停歇,
梅英犹细欲残星。
梅花的花瓣依然娇嫩,仿佛要绽放成星星一般。

吴船越棹知何处,
吴地的船只划过湖面,不知道它们将到达何方,
柳拂长堤月满汀。
柳树轻拂长堤,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湖畔。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景色和气氛,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宁静。蔡襄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写,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诗中的山光、水波、竹林、梅花、吴船和柳树等元素,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情趣。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西湖春景的赞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湖光山色、水波悠悠、春雨初霁以及人们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静谧、宁静的感觉。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西湖的美丽和它所带来的人文情怀。

蔡襄简介

唐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4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