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侍晨》翻译及注释
铁髭鹘眼两颜酡,走遍江湖所得多。
脚踏雷车朝帝极,手持斗柄戽天河。
剑尖指处乾坤暗,丹篆书时鬼魅号。
名满四方今老矣,请归玉府掌西曹。
注释:sòng péng shì chén送彭侍晨
诗词:《送彭侍晨》
铁髭鹘眼两颜酡,
走遍江湖所得多。
脚踏雷车朝帝极,
手持斗柄戽天河。
剑尖指处乾坤暗,
丹篆书时鬼魅号。
名满四方今老矣,
请归玉府掌西曹。
中文译文:
铁髭、鹘眼两种颜色红润,
走遍江湖收获颇多。
脚踏雷车向帝国极点进发,
手握斗柄跨越天河。
剑尖所指之处天地昏暗,
用丹篆书写时鬼魅鸣叫。
名声扬满四方,如今已年老,
请回到玉府掌管西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白玉蟾创作的一首送别诗,用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描绘了被送者彭侍晨的英勇形象和辉煌事迹。
首先,诗中描述了彭侍晨的外貌特征,他的铁髭和鹘眼两种颜色都显得红润,可能象征着他的勇气和果敢。接着,诗人称赞彭侍晨在江湖中行走,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显示了他的才干和经历。
诗中提到彭侍晨脚踏雷车朝帝极进发,手握斗柄戽天河,形象地描绘了他的英雄气概和远大志向。脚踏雷车和手持斗柄都是象征力量和决心的意象,暗示彭侍晨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充满了勇气和决心。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彭侍晨的剑术造诣和书法技艺。剑尖所指之处,天地昏暗,表现了他出色的剑术技巧,丹篆书时,鬼魅鸣叫,揭示了他书法的神韵和气势。这些描写突出了彭侍晨的才华和成就。
最后两句表达了彭侍晨名声远播、年事已高的现状,并邀请他返回玉府掌管西曹,可能是对彭侍晨功绩的肯定和对他的敬仰之情的表达。
整首诗语言华丽,形象生动,通过对彭侍晨的英雄形象和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才华,以及诗人对他的敬佩和送别之情。该诗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宋代送别诗作。
白玉蟾简介
唐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2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