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伯子知南昌县》翻译及注释
往年饯尊公,出宰新吴县。
仁爱驯桑雉,圣明遇禾绢。
君今治南昌,家学世其官。
密令行教化,明庭集孔鸾。
煌煌牛斗间,宝气先后应。
卓鲁聚一门,谁续职方乘。
注释:sòng yáng bó zi zhī nán chāng xiàn送杨伯子知南昌县
《送杨伯子知南昌县》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往年为杨伯子送行,他被任命为新吴县的宰相。
他仁爱地驯养着桑雉,聪明地处理着禾绢。
如今他治理着南昌,家学世代为官。
他秘密下令推行教育和道德,明亮的庭院聚集了学者。
煌煌牛斗之间,宝气先后应运。
家族的精英聚集在一起,谁能继承他的职位和责任?
诗意:
这首诗词是周必大送别杨伯子的作品,以表达对他的赞赏和祝福。杨伯子被任命为南昌县的宰相,作者称赞他的仁爱和明智,他善于驯养桑雉(指善于处理政务)和处理禾绢(指善于处理经济事务)。他的家族代代为官,对教育和道德教化非常重视。在杨伯子的治理下,南昌繁荣昌盛,象征着煌煌牛斗之间的宝气(指国家的繁荣和福气)。诗末作者表达了对继任者的期望,希望有人能够继承杨伯子的职位和责任,继续为南昌县的发展贡献力量。
赏析:
这首诗词以赞美和送别的方式,展现了杨伯子在治理新吴县和南昌县时的才能和品德。通过驯养桑雉和处理禾绢的比喻,表达了他在政务和经济上的出色表现。诗中提到他推行教育和道德教化,显示了他注重人才培养和社会稳定的一面。煌煌牛斗之间的宝气象征着南昌县的繁荣和福气,也反映了杨伯子的领导才能和贡献。最后,作者对继任者的期望传达了对南昌县发展的持续关注和祝福。
这首诗词通过优美的辞章和隐喻手法,将对杨伯子的赞美和对南昌县的祝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同时,通过描绘杨伯子的治理成就和家族的传承,展现了宋代社会中重视才德和家族责任的价值观。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杨伯子及其家族的崇敬和对南昌县的美好愿景。
周必大简介
唐代·周必大的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 周必大的诗(88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