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道中早行》翻译及注释
畏暑事晨役,高原动征羁。
遥遥历广博,浩浩长风吹。
疏星才出没,河汉西南垂。
林端启明上,飞光发丹曦。
荧荧洒晴露,百物含华滋。
爽气入肝鬲,宿浊无一丝。
寒泉漱清甘,洗涤俗虑遗。
还忧火轮怒,万里烧去逵。
注释:féng shì dào zhōng zǎo xíng冯氏道中早行
《冯氏道中早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这首诗描绘了早晨早早起来出行的景象,以及作者在行程中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愉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畏暑事晨役,高原动征羁。
遥遥历广博,浩浩长风吹。
疏星才出没,河汉西南垂。
林端启明上,飞光发丹曦。
荧荧洒晴露,百物含华滋。
爽气入肝鬲,宿浊无一丝。
寒泉漱清甘,洗涤俗虑遗。
还忧火轮怒,万里烧去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早晨出行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清新宜人环境的享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的开篇写到作者因为畏惧酷暑而早早起床出行,意味着作者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态度。接着,诗中描述了高原上的景色和长风的吹拂,给人以开阔和壮美的感觉。疏星出没、河汉西南垂的描写表现了天空中星辰的美丽和壮观。
诗的下半部分,则以自然景色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林间的启明上升,飞光照耀天空,表现了早晨的明亮和希望的到来。草木洒下晴露,百物含华滋的描写,传递出大自然的生机和繁荣。清新的空气进入作者的身体,洗涤了俗世的忧虑,使心灵得到净化。
然而,诗的结尾却出现了一丝忧虑,诗人担心火轮的暴怒,烧尽了万里的旅途。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繁忙的生活和外界的压力的担忧,但也可以看作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早晨出行的美景,展示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繁忙世界的一份希望与担忧。这首诗词在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感悟。
文同简介
唐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85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