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园避暑值雨》翻译及注释

宋代文同

南园避中伏,意适晚忘归。
墙外谷云起,檐前山雨飞。
兴余思秉烛,坐久欲添衣。
为爱东岩下,泉声通翠微。

注释:liù yuè shí rì zhōng fú yù fēng yuán bì shǔ zhí yǔ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园避暑值雨

《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园避暑值雨》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园避暑值雨》

南园避中伏,意适晚忘归。
墙外谷云起,檐前山雨飞。
兴余思秉烛,坐久欲添衣。
为爱东岩下,泉声通翠微。

译文:
六月十日中伏,我来到玉峰园避暑忘却归程之念。
墙外山谷云气升腾,屋檐前的山雨纷飞。
心情愉悦,我思念着点燃的蜡烛,
久坐之后,渐感凉意袭来,欲添衣物。
出于对这东岩下的美景的喜爱,
泉水的声音在青翠之间流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季的炎热天气中,来到玉峰园避暑的情景。在南方的园林中,他忘却了回家的念头。诗人通过描绘墙外山谷的云气升腾和屋檐前的山雨纷飞,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清凉的感觉。在宁静的环境中,他坐得久了,开始觉得有些凉意,想要添上衣物。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东岩下的美景和泉水潺潺的喜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日的避暑场景。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凉宁静的环境中。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以鲜明的形象对照出炎热的夏天和清凉的避暑地。诗人的情感也通过细腻的描写得以表达,他忘却了回家的念头,沉醉于美景之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以凉爽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享受夏日避暑的愉悦心情。

文同简介

唐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85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