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虚亭》翻译及注释
云外众峰檐际横,竹间飞泉窗下鸣。
欲往二乐即歇此,胸怀已自如冰清。
注释:hán xū tíng涵虚亭
《涵虚亭》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涵虚亭
云外众峰檐际横,
竹间飞泉窗下鸣。
欲往二乐即歇此,
胸怀已自如冰清。
中文译文:
涵虚亭,
云端之外众山峰在檐角间横。
竹林中的飞泉在窗下鸣响。
欲前往二乐,暂时驻足此地,
内心已然清澈如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诗人站在涵虚亭中,远眺云外的众多山峰,感受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亭子周围的竹林中有一道飞泉,水声清脆悦耳。诗人本有前往名为"二乐"的地方的意愿,但在这美景之下,他决定驻足片刻,心境已然宁静如冰清水,充满了满足和平和。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山水意境和内心世界。通过描绘云外众峰和竹间飞泉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他选择在涵虚亭驻足,体验着这一瞬间的美景,内心已然平和安宁。这种宁静与自在的感受,使诗人的胸怀如同冰清般纯净。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并通过描述诗人的内心状态,传递出一种宁静与超脱的情感。它强调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展示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审美情趣。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文同简介
唐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85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