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三章》翻译及注释
浮云浮云,集于扶桑。
扶桑茫茫,日暮之光。
匪日之暮,浮云之污。
嗟我怀人,犹心如蠹。
浮云浮云,集于咸池。
咸池微微,日昃之时。
匪日之昃,浮云之惑。
嗟我怀人,忧心如织。
浮云浮云,集于高舂。
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匪日之夕,浮云之积。
嗟我怀人,忧心如惄。
注释:fú yún sān zhāng浮云三章
《浮云三章》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写浮云的形态和行踪,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怀念亲人的感慨之情。
浮云浮云,集于扶桑。扶桑茫茫,日暮之光。匪日之暮,浮云之污。嗟我怀人,犹心如蠹。
这段描写扶桑的浮云集聚,并日暮时分散射的光芒。作者以“匪日之暮,浮云之污”来表达对浮云所掩盖、玷污的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以“嗟我怀人,犹心如蠹”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意。
浮云浮云,集于咸池。咸池微微,日昃之时。匪日之昃,浮云之惑。嗟我怀人,忧心如织。
这段描写浮云集聚在咸池上空,且在太阳西下时愈发明显。作者以“匪日之昃,浮云之惑”来表达对浮云所带来的困惑和对逝去亲人的忧伤之情。
浮云浮云,集于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匪日之夕,浮云之积。嗟我怀人,忧心如惄。
这段描述了浮云集聚在高舂地区,并在日暮时的形态。作者以“匪日之夕,浮云之积”来表达对浮云所蕴含的时间的感慨,以及对逝去亲人的苦闷之情。
整首诗词以浮云的形态和行踪作为表达的象征,寓意了逝去时光的流转和亲人离去的悲伤。作者通过描绘浮云的图景,借以抒发自己对人生变幻和亲情的思考和感叹。诗词结构简洁,语言深入生动,表达了浓烈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感慨。
皎然简介
唐代·皎然的简介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 皎然的诗(58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