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吴公惠酒因谢》翻译及注释

宋代文同

山城物色正严冬,梅放长梢露小红。
破萼未深聊敌雪,收香不密任随风。
尽教插满金钗上,休管吹残玉笛中。
须至开筵召佳客,为公连夜赏郫筒。

注释:wú gōng huì jiǔ yīn xiè吴公惠酒因谢

《吴公惠酒因谢》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城物色正严冬,
梅放长梢露小红。
破萼未深聊敌雪,
收香不密任随风。
尽教插满金钗上,
休管吹残玉笛中。
须至开筵召佳客,
为公连夜赏郫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景色和其中的一种美丽的花朵——梅花。在严寒的山城中,梅花已经绽放出嫩红的花蕾,虽然花蕾还没有完全开放,但已经能够抵挡住雪的侵袭。即使花瓣尚未盛开,花香却随风飘散,不需太过保密。作者希望将这些美丽的梅花插满金钗,装饰自己的发髻,不再关心吹奏玉笛时是否会吹乱发髻。最后,他呼唤着朋友们一起来共享美酒,夜晚赏玩这名为郫筒的器物。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天中的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友谊的向往。寒冷的冬天象征着艰难的环境和困苦的生活,而梅花则在这样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和绽放,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美丽。梅花在未完全开放之前就能抵挡住雪的侵袭,显示了它的坚强和勇敢。即使未完全开放,梅花的花香仍然随风飘散,这可以理解为对美的分享和大方的态度。作者希望将美丽的梅花插在自己的发髻上,显示他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不再过于拘泥于琐事,而是希望与朋友们一起分享美酒,共同欣赏郫筒的美景,强调了友谊和共享的重要性。

整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示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它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发。

文同简介

唐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85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