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骏运使八咏堂·竹轩》翻译及注释
此景绝可爱,丛筠挺修竿。
侵帘复映幌,悴影何檀乐。
霜威忌晚秀,雨气矜晴寒。
每向极静时,幽禽发清弹。
自无车马尘,飞来泊琅玕。
宜遣老铃下,日日申平安。
注释:zi jùn yùn shǐ bā yǒng táng zhú xuān子骏运使八咏堂·竹轩
《子骏运使八咏堂·竹轩》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这景色极其可爱,竹子修长挺拔。
透过帘子投射进来,映照在窗帘上,像是悴减的影子。
霜的威势忌讳晚秋的美丽,雨的气息矜夸晴天的寒冷。
每当极静的时候,幽静的鸟儿发出清脆的鸣叫声。
这里没有车马的尘土,只有飞来的琅玕鸟停驻。
应该让老铃儿下来,每天报告平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竹轩中的宁静景象。竹子象征着高洁和纯朴,竹轩作为诗人的隐居之所,成为了一方清幽的世外桃源。诗人借景抒怀,以竹子的婉约之美和宁静的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竹轩的景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霜和雨分别象征着寒冷和湿润,与竹轩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幽禽的清脆鸣叫声更加突出了这个环境的宁静和安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平安的祈愿,希望每天都是平安的日子。
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短而有力,通过对竹轩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词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文同简介
唐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85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