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冬至前一日至谷熟遇赵子和大夫》翻译及注释

宋代晁说之

盗贼羌胡逐队行,几家避难到荒城。
也知明日当长至,便望今年可太平。
京国笙歌无寂寞,将军旗鼓耐纵横。
钝庵居士全非钝,先我驱车百感生。

注释:dōng zhì qián yī rì zhì gǔ shú yù zhào zi hé dài fū冬至前一日至谷熟遇赵子和大夫

《冬至前一日至谷熟遇赵子和大夫》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至前一天的场景,诗人在途中遇到了赵子和大夫,表达了对明天冬至的期待和对来年太平的祈愿。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盗贼羌胡逐队行,
几家避难到荒城。
也知明日当长至,
便望今年可太平。
京国笙歌无寂寞,
将军旗鼓耐纵横。
钝庵居士全非钝,
先我驱车百感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冬至前一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动荡时期的画面。诗人描述了盗贼、羌胡等人追逐队伍行进的场景,同时也描绘了几家人为了避难而来到了荒城。诗人深知明天就是冬至,因此表达了对明天到来的期待,希望来年能够太平安宁。

诗中提到的京国笙歌无寂寞,将军旗鼓耐纵横,表达了在京都的繁华景象和将军的威武气势。这与诗中所描绘的荒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动荡时期的社会现实。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自称为钝庵居士,并表示自己并非真的迟钝。他感慨地说,赵子和大夫先行驱车,引发了他百感交集的情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至前一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明天的期待和对来年太平的祈愿,同时也反映了动荡时期的社会现实。

晁说之简介

唐代·晁说之的简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 晁说之的诗(9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