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题南庄壁》翻译及注释
花石倡优乐未央,四维忽绝失皇纲。
犬戎便欲据中国,鹤驾知谁从上皇。
云外安妃情已断,尘中仙伯恨空长。
岂无拨乱济时策,久弃蒿莱不得将。
注释:huā shí tí nán zhuāng bì花石题南庄壁
《花石题南庄壁》是宋代晁说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石倡优乐未央,
花石指的是南庄壁上的花岗岩,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景色和欢乐的氛围。未央是指未曾停止的欢乐和繁华。这句诗意呼应了南庄壁上的美景和欢乐的场景。
四维忽绝失皇纲。
四维指的是天地四方,皇纲指的是天子的统治秩序。这句诗表达了天子失去统治权威,天地秩序混乱的局面。
犬戎便欲据中国,
犬戎是指北方的蛮族,欲据中国指的是他们企图侵略中国。这句诗揭示了北方蛮族的侵略威胁。
鹤驾知谁从上皇。
鹤驾指的是传说中仙人所乘坐的鹤车,上皇指的是前任皇帝。这句诗表达了晁说之对于时局的担忧,不知道谁能够辅佐前任皇帝。
云外安妃情已断,
云外指的是宫廷之外,安妃指的是皇后。这句诗表达了皇后与皇帝之间的感情已经破裂。
尘中仙伯恨空长。
尘中指的是尘世间,仙伯指的是仙人。这句诗表达了仙人对于尘世间的纷争和矛盾感到遗憾和不满。
岂无拨乱济时策,
岂无意味着难道没有人能够解决乱局吗?拨乱济时策指的是解决乱局的策略和方法。这句诗表达了晁说之对于当前乱局的期望和呼吁。
久弃蒿莱不得将。
久弃蒿莱指的是长期被抛弃的才能和智慧。不得将表示无法发挥出来。这句诗表达了晁说之对于自己才能无法得到重用的遗憾和不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方式,表达了晁说之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自身才能被忽视的不满。同时,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诗词更具意境和艺术性。
晁说之简介
唐代·晁说之的简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 晁说之的诗(9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