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翻译及注释
洮砺发剑虹贯日,印章不琢色蒸栗。
磨砻顽钝印此心,佳人持赠意坚密。
佳人鬓彫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
日临天闲豢真龙,新诗得意挟雷风。
我贫无句当二物,看公倒海取明月。
注释:xiè wáng zhòng zhì huì táo zhōu lì shí huáng yù yìn cái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
《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这首诗是宋代黄庭坚所作。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王仲至送来的一块砺石黄玉印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己才华的自豪。
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洮砺发剑虹贯日,
印章不琢色蒸栗。
磨砻顽钝印此心,
佳人持赠意坚密。
佳人鬓彫文字工,
藏书万卷胸次同。
日临天闲豢真龙,
新诗得意挟雷风。
我贫无句当二物,
看公倒海取明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友人王仲至送来的一块砺石黄玉印材的感激之情。他形容这块印材宛如锋利的剑发出彩虹贯穿太阳,印章没有经过琢磨,却闪烁着宝石般的光彩。这表明作者认为这块印材自然的质朴和原始的状态更加珍贵。
接着,黄庭坚将这块印材比喻为自己坚毅不拔的心意。他说自己像磨砻一般坚韧,印上了这样的心意。他称赞佳人赠送的印材意味深长,表示佳人和他的心意是紧密相连的。
诗中还描写了佳人,她的鬓发上镶嵌着精细的文字,象征着她的才华和智慧。她的胸怀中藏有万卷书籍,与作者志趣相投。这一描写暗示了作者与佳人的心灵相通和共同追求知识的渴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自谦和对自己才华的自豪。他自嘲自己贫穷,无法用物质财富回报友人的厚意,但却希望能以自己的才华达到非凡的成就,就像看公倒海取明月一样,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才情。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己才华的自豪。同时,通过对佳人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智慧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是黄庭坚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黄庭坚简介
唐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 黄庭坚的诗(24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