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携孺子果定居吴兴守望》翻译及注释

明代徐献忠

湖上云山费扫除,半生心迹始酬予。
兵戈转眼催人老,旅食随年作计疏。
鸿宝竟难参洞箓,阴符只合让农书。
郊坰不作南阳隐,行路人犹说草庐。

注释:xié rú zǐ guǒ dìng jū wú xīng shǒu wàng携孺子果定居吴兴守望

诗词:《携孺子果定居吴兴守望》

徐献忠的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携带着孩子果定居在吴兴(今江苏无锡)守望的心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湖上云山费扫除,
在湖上的云山经过费力清除,
半生心迹始酬予。
半生的心迹终于得到回报。

兵戈转眼催人老,
战争很快就催人衰老,
旅食随年作计疏。
漂泊的生活随着岁月变得不再精确。

鸿宝竟难参洞箓,
遥远的宝贝难以参与洞箓(指道教的秘籍),
阴符只合让农书。
只有阴符(指道教的符箓)适合让给农书(指平凡的生活)。

郊坰不作南阳隐,
郊野和田园不适合成为南阳隐士(指隐居山林的人),
行路人犹说草庐。
路上的行人仍然议论着草庐(指简陋的住所)。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经历了艰辛的努力和战乱岁月,最终选择了平凡的生活方式。他不再追求遥远的宝贝和神秘的道教符箓,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家庭和日常生活上。他认为郊野和田园并不适合隐居的生活,而行人们却依然称颂着他简陋的住所。通过这首诗词,作者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执着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

徐献忠简介

唐代·徐献忠的简介

(1483—1559)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伯臣,号长谷。嘉靖四年举人。屡应会试不第。官奉化知县,节用平税,减役防水,增学官之田为膏粥费。谢政后居吴兴。与何良俊、董宜阳、张之象俱以文章气节名,时称四贤。工诗善书。著书数百卷,门人私谥贞宪先生。有《百家唐诗》、《六朝声偶集》、《乐府原》、《吴兴掌故》等。

...〔 ► 徐献忠的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