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杂感六首(万历初,江陵当国时作)》翻译及注释

明代梅鼎祚

长虹贯白日,壮士发穿冠。
子胥齿属镂,鼓气扬鸿川。
少女志填海,愚公力移山。
幽微畴见测,贱庶亦有权。
积羽欲沈渊,积愤欲倾天。
¤

注释:zá gǎn liù shǒu wàn lì chū, jiāng líng dāng guó shí zuò杂感六首(万历初,江陵当国时作)

《杂感六首(万历初,江陵当国时作)》是明代梅鼎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长虹贯白日,
壮士发穿冠。
子胥齿属镂,
鼓气扬鸿川。

少女志填海,
愚公力移山。
幽微畴见测,
贱庶亦有权。

积羽欲沈渊,
积愤欲倾天。

中文译文:
长虹穿过白日,
壮士屹立发型整齐。
子胥的牙齿如雕刻般美丽,
鼓声激荡翻腾如大江。

少女怀抱雄心壮志填满海洋,
愚公的力量能够挪移山脉。
微小的存在也能感知宇宙的浩渺,
平凡的人也有权利和价值。

积聚的羽毛渴望沉入深渊,
积聚的怨愤欲将天地颠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壮志豪情、力量和权利的思考和感悟。诗中使用了一系列象征和隐喻,通过描绘长虹贯日、壮士发穿冠、子胥齿属镂等形象来表现壮志的豪情和气势。同时,诗中提及了少女志填海、愚公力移山,强调了个人的力量和努力可以战胜困难和改变命运。

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作者对于微小存在和贱庶之人的关注。他认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也有能力观察和理解宇宙的奥秘。贱庶之人也应该被赋予权利和尊重。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他感受到了怨愤和积累的力量,希望能够借此颠覆现实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壮志、力量、权利和愤怒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公平的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于改变现状的渴望和呼唤。

梅鼎祚简介

唐代·梅鼎祚的简介

(1553—1619)明宁国府宣城人,字禹金。梅守德子。诸生。诗文博雅。以不得志于科场,弃举子业。申时行欲荐于朝,辞不赴,归隐书带园,构天逸阁,藏书著述于其中。诗宗法李、何。精音律,有传奇《玉合记》、《长命缕》、杂剧《昆仑奴》,好用典故骈语。另编纂《才鬼记》、《青泥莲花记》,又有《梅禹金集》等。

...〔 ► 梅鼎祚的诗(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