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杂咏》翻译及注释

明代陈汝言

空庭清昼永,花落见春莫。
谁念未归人,草色江南路。

注释:zá yǒng杂咏

《杂咏》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陈汝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空庭清昼永,花落见春莫。
谁念未归人,草色江南路。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归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清静的空庭、明亮的白天和飘落的花朵作为背景,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作者心中的孤独和怀念。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归乡之愿望,并抒发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空旷、静谧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通过描述空庭和明亮的白天,诗中营造了一种清新的氛围。花朵的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变迁,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离别和怀念的主题。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待和对江南风景的向往,展示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词结构简练,意境清新,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词给人一种寂寥和温馨并存的感觉,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同时,诗词也展示了明代文人对江南风景的热爱和对归乡的渴望,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

陈汝言简介

唐代·陈汝言的简介

陈汝言(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字惟允,号秋水,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陈汝言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陈汝言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 ► 陈汝言的诗(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