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酬陈齐民见奇》翻译及注释

宋代种放

竹扉常昼掩,幽僻置身安。
自委渔樵分,因思出处难。
周庭方设燎,汉将尚封坛。
莫问渔樵意,人寰事万端。

注释:chóu chén qí mín jiàn qí酬陈齐民见奇

《酬陈齐民见奇》是宋代种放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竹门常白天关闭,幽静之地自我安身。
放下渔竿与樵斧,思考起身世之难。
周庭点燃火炬明亮,汉将依然封建神坛。
不要问渔樵的心思,人世间事情繁杂无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种放在幽静的环境中思考人生的景象。竹门白天常常关闭,这个地方宁静而安详,作者放下渔竿和樵斧,开始思考人生的起源和复杂性。周庭上点燃明亮的火炬,汉将仍然在封建的神坛上行事。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询问渔樵的心思,因为世间事情繁杂无穷,人生的意义不容易捉摸。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思考的一种态度。诗中的竹门和幽静的环境象征着一种遁世的心境,作者选择远离尘嚣,沉浸在宁静的自然中。渔樵则代表了普通人的生活,作者在思索人生的起源和意义时,选择了这些朴素的职业作为比喻。周庭点燃明亮的火炬和汉将封建神坛的描写,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繁杂和复杂。最后两句“莫问渔樵意,人寰事万端”,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观察,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去揣测他人的心思,因为人生的事情太过复杂,难以捉摸。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以及对尘世和人事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作者通过幽静的环境和简单的职业,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思考人生意义的理念。这种超然的态度与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追求和风气相契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观。整首诗情意境深远,语言简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种放简介

唐代·种放的简介

( 956—1015)洛阳人,字明逸,号云溪醉侯,又号退士。不事举业,隐居终南山豹林谷,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其间数召皆辞。真宗咸平中,以荐召对,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后往来于山林与朝廷之间,每至京师,生徒多就而受业。累拜给事中,仕终工部侍郎。性不喜浮图氏,尝裂佛经以制帷帐。终身不娶,晚节颇饰舆服,广置良田,门人族属多有仗势不法。曾上《时议》十三篇,有《太一词录》、《退士传》等。

...〔 ► 种放的诗(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