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翻译及注释

宋代苏颂

冀王阴德在高门,南院功名燕后昆。
庆衍曾沙钟圣女,尊居东殿见神孙。
糺宗新广宣平第,尚主重开沁水园。
自昔后家称累盛,谁如终始六朝恩。

注释:cí shèng guāng xiàn huáng hòu wǎn cí qī shǒu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诗词的中文译文: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冀王阴德在高门,
南院功名燕后昆。
庆衍曾沙钟圣女,
尊居东殿见神孙。
糺宗新广宣平第,
尚主重开沁水园。
自昔后家称累盛,
谁如终始六朝恩。

诗词的诗意:
这首诗是苏颂为宋朝皇后慈圣皇后写的七首挽辞。诗中主要描述了皇后的种种美德和丰功伟业,并表达了对慈圣皇后的无限悼念之情。诗中提到了她丈夫冀王(指宋太祖赵匡胤的庶长子赵匡义)在高位上拥有正直的品德,她的兄弟们都在南院有很高的功名。慈圣皇后曾经荣膺沙门,受到钟圣女的尊崇,且居住在皇宫东殿,亲见了皇位的继承者。当她病逝后,成化皇帝聪明颖悟,竭力宣扬其号令,重修了慈圣皇后在沁水园的住所。诗的结尾提到,慈圣皇后的光辉功德,乃是继承自六朝时期的英主,她的恩泽沉深且无可估量。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的语言表达了对慈圣皇后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作者苏颂以饱满的笔触描述了皇后的美德和功业,展现了她在后宫中的尊贵地位和对皇位继承的重要影响。诗人通过史实的揭示,向读者传达了皇后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并表达了对她智慧和慈爱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人对慈圣皇后的挽词也反映了对整个宋朝时期的赞美,将慈圣皇后与前朝的英主相提并论,凸显了她作为女性的卓越地位和令人称羡的贡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慈圣皇后的美德和功业,展示了她在宋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诗人对她的赞美和怀念之情都充满了深沉的敬意。

苏颂简介

唐代·苏颂的简介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6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