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挽张正应》翻译及注释

宋代陆九渊

海门昼夜吼奔雷,却立吴山亦壮哉。
前殿神仙三岛邃,正门阊阖九天开。
玉阶恭授大官赐,象简亲承御墨回。
多少箪瓢蓬瓮士,输君留宿两宫来。

注释:wǎn zhāng zhèng yīng挽张正应

《挽张正应》
海门昼夜吼奔雷,
却立吴山亦壮哉。
前殿神仙三岛邃,
正门阊阖九天开。
玉阶恭授大官赐,
象简亲承御墨回。
多少箪瓢蓬瓮士,
输君留宿两宫来。

译文:
海门昼夜激烈的雷声回荡,
吴山耸立显得雄伟壮观。
前殿仿佛是仙人居住的三座岛屿一般,遥不可及,
正门敞开迎接九天神仙。
玉阶上恭敬地领受大臣官品的赐赏,
而象简亲自传达皇帝的御墨回执。
多少贫贱之士带着箪瓢和蓬瓮前来,
输送给您,希望您能留下来住宿在两宫之间。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陆九渊为哀悼张正应而写的挽诗。张正应是宋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被誉为“国士无双”,因病去世而引起民众的悼念。诗人通过描绘海门雷声的激烈和壮观的吴山,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质的赞颂和对其离世的痛惜之情。诗中的前殿和正门象征着宏伟的宫殿和尊崇的地位,而大官赐和御墨回执则暗示着逝者享有的荣耀和尊重。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善意愿望和对他人希望逝者能留下的愿望。

整首诗用意深远,意境优美,反映了作者对逝去的伟人的敬爱和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权力象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和成就的敬仰,同时也透露了对平凡人寄予美好愿望的希望。这种赞美和悼念的情感在宋代文化中很常见,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名人的推崇和哀悼的传统价值观。

陆九渊简介

唐代·陆九渊的简介

陆九渊

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 ► 陆九渊的诗(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