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永安寺遇父老》翻译及注释

宋代罗巩

複水横山清且长,弦歌亹亹过黉堂。
相迎父老争冠带,自是泾川礼义乡。

注释:yǒng ān sì yù fù lǎo永安寺遇父老

诗词:《永安寺遇父老》

複水横山清且长,
弦歌亹亹过黉堂。
相迎父老争冠带,
自是泾川礼义乡。

中文译文:

复杂的水从山那边流过清澈而又漫长,
弦歌飘荡在校场上。
父老们相互迎接,争着佩戴礼帽,
这里是泾川,一个尊崇礼义的乡村。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巩的作品,描绘了他在永安寺遇到了一群年长的人,他们都是来自泾川的乡亲。诗人用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描写水流的景象和人们相互迎接的场景,表达了对家乡乡亲的深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展现了浓烈的乡情。首两句以“複水横山清且长”,生动地描绘了泾川的水质清澈而且宛如绵延不断,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弦歌亹亹过黉堂”,描绘了诗人在永安寺遇到父老们的情景,他们相互欢迎,场面热闹而温馨。

最后两句“相迎父老争冠带,自是泾川礼义乡”,表达了诗人对泾川的乡亲们的赞美,他们穿戴整齐,争相展现乡村的风貌和礼义之风。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泾川乡亲间相互尊敬、互相关爱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传统礼义的崇尚。

罗巩简介

唐代·罗巩的简介

罗巩,乐平(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清乾隆《江西通志》卷五○)。历泾县尉(清嘉庆《泾县志》卷一三),知昆山县(明嘉靖《昆山县志》卷五)。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主管官告院,六年,为监察御史。今录诗二首。

...〔 ► 罗巩的诗(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