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翻译及注释

宋代傅察

对代勤民岂外轻,声名今已播边亭。
风摇铃阁终晨静,雨锁棠阴满地青。
赐表殊功宜冕服,荣分从吏亦缇屏。
如公学问留闲郡,东壁何人应二星。

注释:hé bào shǒu cì yùn lín dé zǔ shí sì shǒu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

这首诗词《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是宋代傅察所作。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代勤民岂外轻,
声名今已播边亭。
风摇铃阁终晨静,
雨锁棠阴满地青。
赐表殊功宜冕服,
荣分从吏亦缇屏。
如公学问留闲郡,
东壁何人应二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鲍守次所取得的成就和声望的赞美。作者傅察认为鲍守次在代理官职期间,对于勤政事务并不轻视,他的声名已经传遍了边亭。诗中描绘了风吹动摇铃阁,最终清晨的宁静;雨水滋润了棠阴,使大地变得郁郁葱葱。赐予官职和封号来表彰鲍守次的卓越功绩,他的荣誉与官员们的红缨也同样分离。最后,傅察以比喻的方式表示,鲍守次的学问在郡中广为传颂,他的名声如同东壁上的两颗星辰一样闪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鲍守次的赞美和敬意。作者通过描绘风摇铃阁、雨锁棠阴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与鲍守次在官职中的勤勉和才干相呼应。诗中运用了比喻,将鲍守次的声名喻为边亭上传播的钟声,形象生动。赐表和荣誉的描述则凸显了鲍守次在政务中的杰出表现,以及他在官场上的独立地位。最后两句以东壁的两颗星辰来比拟鲍守次的学问名声,表达了他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鲍守次的称赞,展现了他在代理官职期间的卓越才能和勤政为民的精神。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比喻手法,赋予了诗词生动的形象和深远的意义。

傅察简介

唐代·傅察的简介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

...〔 ► 傅察的诗(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