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岩陵山》翻译及注释

宋代刁约

一染浮名十五春,强随时态役天真。
何年卜筑兹山下,却笑区区世路人。

注释:yán líng shān岩陵山

《岩陵山》是宋代刁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染浮名十五春,
强随时态役天真。
何年卜筑兹山下,
却笑区区世路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浮名虚誉的看法,以及对世俗之路的嘲讽。诗中描述了诗人已经度过了十五个春天,但却被时光逼迫着追随着社会的变迁,失去了曾经的天真纯粹。诗人自问何时能够在这座山下安家立业,然而他却嘲笑那些在世俗之路上奔波劳碌的人们。

赏析:
1. 诗人对浮名虚誉的反思:诗中的"浮名"指的是虚假的名声和声誉,诗人认为这些只是外在的浮光掠影,不能代表真实的自我。他经历了十五个春天,却感到自己被时光所束缚,逐渐失去了最初的天真本性。

2. 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人感到自己被时代所役使,不得不顺应潮流和社会的改变,失去了最初的纯真和独立。他在思考何时能够脱离这种束缚,在岩陵山下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

3. 嘲讽世俗之路的人们:诗人以一种戏谑的口吻,嘲笑那些在世俗之路上忙碌奔波的人们。他们追逐名利,却放弃了内心的真实和追求,被世俗所困扰和束缚。

整首诗词通过对浮名虚誉的反思和对世俗之路的嘲讽,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自我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质疑。诗人希望能够脱离这种束缚,追寻内心的真实和理想,建立一个独立而纯粹的世界。

刁约简介

唐代·刁约的简介

(?—1082)宋润州丹徒人,字景纯。刁衎孙。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礼院,四年坐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嘉祐初以太常少卿使契丹,还判度支。历知扬州、宣州、湖州。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辞官后筑藏春坞,收藏图书甚富。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皆爱敬之。卒年八十余。

...〔 ► 刁约的诗(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