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送九水还庐山》翻译及注释

明代邢昉

江舟弥不易,此日见朝霜。
书寄他僧去,路因寒月长。
彭蠡一衲远,云雾六朝荒。
数雁烟边没,离心愈渺茫。

注释:sòng jiǔ shuǐ hái lú shān送九水还庐山

《送九水还庐山》是清代诗人邢昉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舟弥不易,此日见朝霜。
船只在江上行驶,渐渐感受到秋霜的到来。
书寄他僧去,路因寒月长。
我将一封书信送给那位僧人,他要走的路很长,有寒冷的月光相伴。
彭蠡一衲远,云雾六朝荒。
彭蠡是古代著名的道士,他的衣袍已经远离,云雾笼罩着六朝的遗迹,一片荒凉。
数雁烟边没,离心愈渺茫。
数只雁鸟消失在烟雾之中,离别的心情愈发模糊不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诗人在江上送别一位僧人,感叹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江舟行驶在江水上,诗人感觉到初霜的临近,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他将一封书信寄给即将离去的僧人,而他的旅途漫长,伴随着寒冷的月光。诗中提到彭蠡,指的是古代的道士,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过去的辉煌已经远去,六朝的遗迹如今被云雾所覆盖,一片荒凉。最后,诗人观察到几只雁鸟消失在烟雾中,表现了离别的心情愈发模糊,感叹离别的无奈和迷茫。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时光的无情流转。诗人运用简练的语言,将离别的情绪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时间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带给读者一种深思和感伤的情绪。

邢昉简介

唐代·邢昉的简介

邢昉

邢昉(1590年~1653年)字孟贞,一字石湖,因住家距石臼湖较近,故自号石臼,人称刑石臼,江苏南京高淳人。明末诸生,复社名士。明亡后弃举子业,居石臼湖滨,家贫,取石臼水酿酒沽之,诗最工五言,著有《宛游草》、《石臼集》。清代诗人王士禛在他的《渔洋诗话》中论次当时的布衣诗人,独推邢昉为第—人。

...〔 ► 邢昉的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