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鹧鸪天·烟霭空濛江上春》翻译及注释

宋代赵师侠

烟霭空濛江上春。
夕阳芳草渡头情。
飞红已逐东风远,嫩绿还因夜雨深。
情脉脉,思沈沈。
卷帘愁与暮云平。
栏干倚遍东西曲,杜宇一声肠断人。

注释:zhè gū tiān鹧鸪天

《鹧鸪天·烟霭空濛江上春》是宋代赵师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霭空濛江上春。
春天的江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

夕阳芳草渡头情。
夕阳下,情人们在芳草丛中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飞红已逐东风远,
飞舞的红花已随着东风飘远,

嫩绿还因夜雨深。
嫩绿的植物仍然因为深夜的雨水而茂盛。

情脉脉,思沈沈。
情意绵绵,思念沉重。

卷帘愁与暮云平。
卷起的帘幕里充满了忧伤,与夜幕下的云彩平行。

栏干倚遍东西曲,
人们倚靠在栏杆上,遥望东西两岸的曲线。

杜宇一声肠断人。
杜宇的鸣叫声让人心碎。

诗词意境描绘了春天江上的景色,烟雾笼罩着整个江面,夕阳下,情人们在芳草丛中共度美好时光。红花随着东风飘远,嫩绿的植物因夜雨而茂盛。诗人表达了情意绵绵、思念沉重的情感。帘幕卷起,忧伤与夜幕下的云彩平行。人们倚靠在栏杆上,眺望东西两岸的曲线,但杜宇的鸣叫声却使人心碎。整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赵师侠简介

唐代·赵师侠的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 赵师侠的诗(15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