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水调歌头(赵运判师_生日)》翻译及注释

宋代魏了翁

万里蜀山险,难似上青天。
谁知间有、人心之险甚山川。
赖得皇华星使,满载春风和气,来自鉴湖边。
要识方寸地,四十万云烟。
佩珑璁,冠昱火龠,组蝉聊。
眼前富贵余事,所乐不存焉。
闻道汉家子政,博考兰台载籍,胸次著千年。
会有太一老,同结海山缘。

注释:shuǐ diào gē tóu zhào yùn pàn shī shēng rì水调歌头(赵运判师_生日)

《水调歌头(赵运判师_生日)》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蜀山险峻、难以攀登,但在人心之间亦存在着险恶的境地。然而,幸得皇华星使带来了满载春风和气的好消息,他们来自鉴湖边。若要认识到方寸之地,需要触摸四十万云烟的意境。诗中还提到了佩戴珑璁、冠昱火龠,以及织蝉等元素。眼前的富贵与欢乐已不再存在。听说汉家的子政博学多才,登上了兰台的名录,他的胸怀激荡千年。在此会有太一老,与他一同结交海山之缘。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人心的警醒和对自然山川的赞美。它揭示了人心险恶的一面,即使面对险峻的山川,也难以估量人心的险恶之处。然而,通过皇华星使所带来的好消息,诗人表达了对希望与喜悦的渴望。诗中的珑璁、火龠等象征物表达了宫廷文化的瑰丽与辉煌,与富贵不再存在的描写形成对比。汉家子政的博学多才和跻身兰台的记载,使他的胸怀超越了时代,与太一老一同结交海山之缘,展现了作者对于友情和超越世俗的向往。

译文:
万里蜀山险,难似上青天。
谁知间有、人心之险甚山川。
赖得皇华星使,满载春风和气,来自鉴湖边。
要识方寸地,四十万云烟。
佩珑璁,冠昱火龠,组蝉聊。
眼前富贵余事,所乐不存焉。
闻道汉家子政,博考兰台载籍,胸次著千年。
会有太一老,同结海山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表达对人心险恶和山川险峻的触动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超越世俗的向往。

诗中以蜀山为喻,形容其险峻难攀,暗喻人心的复杂和难以捉摸。作者通过"人心之险甚山川"的形象表达了对人性的警醒,以及人际关系中的险恶之处。

然而,皇华星使所带来的好消息则象征着希望和喜悦。满载春风和气的消息象征着积极向上的力量,来自鉴湖边,可能暗指从艰难险阻中获得启示和指引。

诗中提到佩珑璁和冠昱火龠等宫廷文化象征物,以及织蝉等自然元素,体现了作者对瑰丽辉煌的宫廷文化和自然美的追求。同时,这些象征物与眼前的富贵和欢乐的消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对超越物质享受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汉家子政,他被描述为博学多才,并被载入兰台的名录,展现了他的胸怀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这里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知识、学问和卓越的向往。与太一老结交海山之缘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超越世俗的渴望,追求更高层次的人际关系和境界。

总而言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川的险峻和人心的险恶,以及希望与喜悦的到来,表达了对人性的警醒和对超越世俗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宫廷文化和自然美的描绘,以及对知识和友情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思考和追寻。

魏了翁简介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27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