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丁已长沙寿王枢使)》翻译及注释
台星明翼轸,和气满潇湘。
长淮胜处地灵,应产股肱良。
共仰三朝元老,要识一时英杰,人物自堂堂。
直气薄霄汉,德望耸岩廊。
拥貔貅,森_载,镇藩方。
折冲樽俎,春融花柳侑壶觞。
两世麟符玉节,九郡恩风惠雨,仁者寿宜长。
凤诏来丹阙,绣衮觐明光。
注释:shuǐ diào gē tóu dīng yǐ cháng shā shòu wáng shū shǐ水调歌头(丁已长沙寿王枢使)
这首诗词是宋代赵师侠创作的《水调歌头(丁已长沙寿王枢使)》,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调歌头(丁已长沙寿王枢使)》
台星明翼轸,
和气满潇湘。
长淮胜处地灵,
应产股肱良。
共仰三朝元老,
要识一时英杰,
人物自堂堂。
直气薄霄汉,
德望耸岩廊。
拥貔貅,森_载,
镇藩方。
折冲樽俎,
春融花柳侑壶觞。
两世麟符玉节,
九郡恩风惠雨,
仁者寿宜长。
凤诏来丹阙,
绣衮觐明光。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夜空中明亮的星星闪耀,
和谐的气氛充满了潇湘之地。
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胜地灵秀,
应该培养出各种杰出人才。
我们一同敬仰三朝的元老,
也要认识当代的英雄豪杰,
这些人物都是威严的。
他们的直率与天空相通,
他们的品德和声望高耸如岩廊。
他们拥有神兽貔貅,威武不可侵犯,
镇守边疆安抚百姓。
他们受到尊崇,如同古代的英雄,
在春天里享受着花草树木的美,举杯共饮。
他们代代相传的玉节,
给九个郡县带来了恩风惠雨,
仁者的寿命应该长久。
凤凰的诏书来到皇宫,
绣着华丽的衣袍觐见明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赵师侠为长沙寿王枢使丁已而作。诗中以咏史的方式,表达了对丁已及其所代表的英杰和元老们的敬仰之情。通过对长江、淮河之间的地灵之处的描绘,赞美了这片地方孕育出的杰出人才。赵师侠认为,尊崇的英杰应该是直率坦诚的,他们的品德和声望高耸如岩廊,具有威严的气质。
诗中提到的神兽貔貅象征着英杰的威武和不可侵犯的精神,他们镇守边疆,保护人民的安全。他们受到尊崇,被视为古代英雄般的存在。
诗中还描述了丰收的景象,春天的花草树木,以及人们举杯共饮的场景,展现出喜庆和欢乐的氛围。
最后,诗中提到了玉节和恩风惠雨,象征着英杰们为九个郡县带来的恩惠和福利,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仁德之长。
整首诗以赞美和敬仰之情为主题,通过对英杰和元老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观和神兽的形象,以及丰收和喜庆的场景,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感和氛围。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代英杰的赞美和对他们所带来的福祉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崇高的情感和对伟大人物的颂扬,展现了作者对社会领袖和英杰的崇敬之情。
赵师侠简介
唐代·赵师侠的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 赵师侠的诗(15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