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翻译及注释

唐代皎然

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
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
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
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

注释:jiǔ rì hé yú shǐ jūn sī shàng jīng qīn gù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
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
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
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

诗意和赏析:
这首唐代的诗歌《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借用了一系列秋天的景物,描绘了一幅美丽而凄凉的画面。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晴朗的景象,映衬出水国之地的美丽。接着,诗人用“公望江城”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公望指远望,江城则指故乡。这两个词语相互呼应,使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更加真挚。

紧接着,诗人描绘了碧山与黄花的景观,表达了秋天的情感。碧山与黄花代表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而烂熳多秋情则表达了秋天带给人们的忧伤和惆怅之情。

诗人进一步用摇落的松柏来比喻岁月的流逝和忠贞的品质。松柏是常青树,而秋天是植物生长的季节,因此摇落的松柏暗示着岁月的消逝,借此来比喻忠贞不渝的品质。

最后,诗人将欢娱的场景设定在鸿都,表明他在他的现居之地也能找到快乐和慰藉。但是这样的欢娱却无法掩盖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因为每逢这个特殊的日子,他都会思念着朝英,即自己的亲朋好友。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意更加深远,赏析起来更加有趣。

皎然简介

唐代·皎然的简介

皎然

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 皎然的诗(58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