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石潴》翻译及注释

唐代李群玉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
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注释:shí zhū石潴

《石潴》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古岸陶为器,
The ancient bank makes pottery,

高林尽一焚。
The tall forest burns to ashes.

焰红湘浦口,
The flames are red at the mouth of the Xiang River,

烟浊洞庭云。
The smoke is hazy in the Dongting Lake.

迥野煤飞乱,
The coal flies randomly in the distant field,

遥空爆响闻。
The distant sky echoes with explosions.

地形穿凿势,
The terrain is forcefully dug,

恐到祝融坟。
I fear it will reach the tomb of Zhurong.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石潴(指洪水石)的景象。石潴是指洪水冲刷地面而形成的大石块,也可以指此类洪水形成的河滩。诗中描绘了石潴烧制陶器、林木尽焚的情景,又描述了湘江口红火的景象和洞庭湖的烟雾缭绕。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存环境的担忧。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地形被破坏的情景,以及对祝融神的墳墓受到威胁的担心。整首诗词以浑厚的笔墨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环境破坏的深思。

李群玉简介

唐代·李群玉的简介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 李群玉的诗(3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