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岫上人院》翻译及注释
病客与僧闲,频来不掩关。
高窗云外树,疏磬雨中山。
离索秋虫响,登临夕鸟还。
心知落帆处,明月浙河湾。
注释:tí xiù shàng rén yuàn题岫上人院
《题岫上人院》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许浑。诗人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寄托情感的愿望。
诗中的“病客与僧闲,频来不掩关”指的是一位病人和一位闲散的僧人常常来访,不受门户之阻挡。这表明诗人的居所并不封闭,而是敞开和欢迎任何人的到来。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的豪迈和慷慨的品质。
诗中的“高窗云外树,疏磬雨中山”描绘了窗外的云朵和树木,以及雨中的山峦和隐约的钟声。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氛围和意境。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离索秋虫响”,指的是秋天的虫鸣声,以及登临时,夜晚鸟儿归巢的情景。这里的虫声和鸟鸣预示着夜晚的隐秘和寂静,以及人们对归家的渴望和思念。
诗的最后两句“心知落帆处,明月浙河湾”是诗人的寄托之情。诗人表示自己明白自己归宿的地方,期待在浙河湾见到明亮的月光。这里的落帆处和浙河湾是诗人寻找安定和归属的象征。
整首诗词留下了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感觉,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的交融。在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和人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归属感的渴望。
许浑简介
唐代·许浑的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 许浑的诗(55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