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生壁》翻译及注释
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
冬暖拾松枝,日烟坐蒙灭。
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
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
注释:tí zhào shēng bì题赵生壁
《题赵生壁》
大妇然竹根,
中妇舂玉屑。
冬暖拾松枝,
日烟坐蒙灭。
木藓青桐老,
石井水声发。
曝背卧东亭,
桃花满肌骨。
中文译文:
高大的竹子似乎是从根部生长的,
中等身材的女子正在磨破玉器。
温暖的冬日里捡拾松树枝,
太阳逐渐隐没在冥冥的云彩中。
苔藓覆盖在古老的桐树上,
石井里的水发出悦耳的声音。
躺在东亭上曝晒着背,
桃花在身上盈满了浓香。
诗意与赏析:
《题赵生壁》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田园景色的图画。
诗人以简洁的词句,展示了冬日乡村的平静和静谧。诗中的“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描绘了一个女子磨损宝贵的玉器,显示了她粗犷的劳动和坚韧的性格。
“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则描写了自然界的景物。青桐上覆盖着苔藓,揭示了岁月流转和生命的繁华。石井里的水发出悦耳的声音,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在东亭上休息的情景,背部被阳光晒得暖洋洋的舒适感受,而桃花香气弥漫在全身,使得整个人充满了春天的活力和美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田园农村的宁静和美丽,凸显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世界和生活的热爱和观察力。诗中的景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唤起了读者对自然与人性关系的思考。在描写田园场景的同时,也有对劳动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农业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尊重和赞美。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 李贺的诗(3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