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病(自此通州后作)》翻译及注释
自古谁不死,不复记其名。
今年京城内,死者老少并。
独孤才四十,仕宦方荣荣。
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声。
赵昌八十馀,三拥大将旌。
为生信异异,之死同冥冥。
其家哭泣爱,一一无异情。
其类嗟叹惜,各各无重轻。
万龄龟菌等,一死天地平。
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惊。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
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
舍彼复就此,去留何所萦。
前身为过迹,来世即前程。
但念行不息,岂忧无路行。
蜕骨龙不死,蜕皮蝉自鸣。
胡为神蜕体,此道人不明。
持谢爱朋友,寄之仁弟兄。
吟此可达观,世言何足听。
注释:qiǎn bìng zì cǐ tōng zhōu hòu zuò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自古谁不会死,不记得他的名字。今年京城内,死的老少都。
独孤才四十岁,官方荣荣。
李三三十九,登上朝廷有清声。
赵昌八十多,三个拥有大将旗帜。
为生相信不同不同,他死于同黑暗。
他的家人哭泣爱,一个没有不同情。
同类感叹惋惜,每个人都不重要。
万年龟菌等,一个死天地面。
因此正在我的病,我有什么值得惊讶。
如今天死了,也满足了一生。
借使到百年,不知道什么是成。
何况我早师佛,房屋这个身体。
舍他又在这里,去留下什么萦绕。
前身是经过过程,未来的世界即前程。
只考虑运行不息,难道还怕没有路走。
蜕骨龙不死,皮皮蝉从鸣。
为什么神离体,这个和尚不清楚。
持感谢爱朋友,寄的仁德兄弟。
吟诵这可以到达观,人们说有什么值得听。
元稹简介
唐代·元稹的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 元稹的诗(64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