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积草岭(同谷县界)》翻译及注释

唐代杜甫

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
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
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
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
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
邑有佳主人,情如已会面。
来书语绝妙,远客惊深眷。
食蕨不愿馀,茅茨眼中见。

注释:jī cǎo lǐng tóng gǔ xiàn jiè积草岭(同谷县界)

《积草岭(同谷县界)》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连绵的山峰堆积在一起,长时间的阴云笼罩着,阳光逐渐隐没。树林中发出呼啸声和回响声,石头变得阴冷而凄凉。山势分隔出积草的岭,道路与明亮的水流县城不同。旅途中我困倦不堪,年纪渐老时感到疲惫。我卜居在百里之外,不再前往他的彦邑。那个地方有一位善良的主人,他对我像是早已相识。他写来的信言辞奇妙,让远方的客人感到惊喜和深深的眷恋。我吃着蕨菜,不愿意浪费剩余的食物,茅草的屋顶中透过眼睛的窥视。

诗意和赏析:
《积草岭(同谷县界)》描绘了杜甫的旅途经历和内心感受。诗中的连绵山峰和长时间的阴云暗示了旅途的艰难和困苦。树林中的呼啸声和回响声以及凄凉的石头,形象地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积草岭和明亮的水流县城的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陌生和不适应。诗人感到疲惫和衰老,选择在百里之外的地方安居,放弃了前往彦邑的计划。

然而,在诗的最后几句中,诗人提到了一个善良的主人,他的来信给诗人带来了惊喜和眷恋之情。这种突然出现的情感转折,使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和希望的色彩。诗中的食蕨和茅茨,则表达了诗人朴素和节俭的生活态度。

《积草岭(同谷县界)》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困苦和疲惫,以及突然出现的温暖和希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又透露出对人情世故的疲惫和对真情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3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