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早发成皋望河》翻译及注释

唐代刘孝孙

清晨发岩邑,车马走轘辕。
回瞰黄河上,惝怳屡飞魂。
鸿流遵积石,惊浪下龙门。
仙槎不辨处,沉璧想犹存。
远近洲渚出,飒沓凫雁喧。
怀古空延伫,叹逝将何言。

注释:zǎo fā chéng gāo wàng hé早发成皋望河

中文译文:
清晨离开岩邑,车马奔行在车轮辗压的道路上。
回头望黄河上,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焦虑。
浩浩长江宛如积石般奔流而过,惊涛拍击在龙门之下。
仙人的船只不再可见,沉没的玉璧还能想象出它的存在。
远近的岛屿和水滨显现出来,凫雁嘈杂地呼喊着飞过。
怀念古时的事物,心中不由得延迟停留,叹息着过去的事将何时成为言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清晨离开岳阳,在归途上经过河边,沉思着黄河的壮观景象。他看到长江奔流,浪花拍打在龙门石上,感叹仙人的船只已经消失,而沉没的玉璧依然让人想起它的存在。作者远近看到的岛屿和水滨,鸟雀嘈杂飞过。他怀念过去的事物,在这片景色中停下来思考,感慨过去的事情已成为过去,不禁叹息。

赏析:
这首诗以唐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地成皋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早晨离开岳阳,途中经过黄河的美景,以及对过去的思念和感慨。诗人以精湛的描写技巧,利用景物的描写来突出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描绘黄河奔流、鸟雀飞过、沉没的仙槎与想起的沉璧等形象,使诗歌的氛围凝重而又浪漫。诗人在观赏自然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事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示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整首诗既有景物的描写,又有诗人情感的抒发,给人以忧思和离愁之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景色与人生命运的感慨与思索。

刘孝孙简介

唐代·刘孝孙的简介

刘孝孙

刘孝孙(?-632)荆州(今湖北江陵)人。贞观六年,迁太子洗马,未拜卒,卒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弱冠知名,与虞世南、蔡君和、孔德绍、庚抱、廋自直、刘斌等登临山水,结为文会。大业末,为王世充弟杞王辩行台郎中。辩降,众引去,独孝孙攀援号恸送于郊。唐武德初,历虞州录事参军,补文学馆学士。贞观六年,迁著作佐郎,吴王友。历谘议参军,迁太子洗马,未拜,卒。孝孙著有文集三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 ► 刘孝孙的诗(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