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翻译及注释
未正阶槐位,先登省辖崇。
帝方咨傅野,天遽夺杨公。
黻冕恩褒德,箫笳礼送终。
淮滨故人在,一恸向西风。
注释:shàng shū zuǒ chéng zèng kāi fǔ yí tóng sān sī dèng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
《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正阶槐位,先登省辖崇。
帝方咨傅野,天遽夺杨公。
黻冕恩褒德,箫笳礼送终。
淮滨故人在,一恸向西风。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颂送给开府仪同三司邓公的挽辞,表达了对邓公离世的悲痛之情。诗中提到了一些官职和地名,但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邓公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含蓄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苏颂对邓公的深深怀念和悲痛之情。开头两句“未正阶槐位,先登省辖崇。”意指邓公在未能正式就任官职之前,先行离世,这是一种无尽的遗憾与惋惜。接着,诗中提到了“帝方咨傅野,天遽夺杨公。”这表达了作者对邓公才刚刚接受皇帝的征召,就被天命夺去的痛惜之情。
下一段“黻冕恩褒德,箫笳礼送终。”则表达了邓公在生前受到皇帝的赏识和嘉奖,以及隆重的葬礼仪式。这里的“黻冕”指的是官服,表示皇帝对邓公的重视和尊荣。“箫笳”则代表了葬礼上的乐器声,表达了对邓公的最后送别。
最后一句“淮滨故人在,一恸向西风。”表明了作者在邓公去世后,深感亲友之间的离别之苦。这里的“淮滨故人”指的是与作者有深厚交情的邓公,而“一恸向西风”则表达了作者对邓公的深深悲痛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朋友的无尽思念和痛苦。通过描述仪仗和葬礼的盛况,以及对邓公生前的嘉奖和重视,诗词传递了一种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展现了作者深情厚意的诗意。
苏颂简介
唐代·苏颂的简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62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