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晋文公》翻译及注释
伐蒲君父命,校者是吾雠。
披直寺人耳,钥麑信有谋。
注释:xián zhě zhī xiào èr bǎi sì shí shǒu jìn wén gōng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晋文公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晋文公》是宋代作家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伐蒲君父命,
校者是吾雠。
披直寺人耳,
钥麑信有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晋文公奉君之命征伐蒲地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晋文公孝道行为的赞美,并以此展示了贤者的高尚品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晋文公忠孝事迹。首两句 "伐蒲君父命,校者是吾雠" 表明晋文公奉君之命征伐蒲地,为了报答父亲的仇恨。"伐蒲" 指的是征伐蒲地,这里象征了晋文公为了家族和国家的利益而勇敢冲击敌人。
接下来的两句 "披直寺人耳,钥麑信有谋" 揭示了晋文公在战争中的智谋和勇气。"披直寺人耳" 意味着晋文公传达命令给士兵们,表明他在战争中的领导才能。"钥麑信有谋" 则表明晋文公在战争中运用计谋,展现出他的智慧和军事才能。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的文字描摹了晋文公的忠孝和智勇,展示了贤者的高尚品质。它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并赞美了晋文公作为贤者的行为。这首诗词简洁而意味深长,通过几个关键词和意象,传达了作者对晋文公品德和行为的钦佩和颂扬。
林同简介
唐代·林同的简介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 ► 林同的诗(29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