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ㄋㄜˋ

口部 共7画 半包围结构 U+356F
汉语字典

口部

7画

4画

半包围结构

ne

MWKD

OBR

LDOJ

40227

356F

2534251

㕯字概述

折叠展开

〔㕯〕字拼音是nè,部首是口,总笔画是7画。

〔㕯〕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内、口”或“內、口”。

〔㕯〕字仓颉码是OBR,五笔是MWKD,四角号码是40227,郑码是LDOJ

〔㕯〕字的UNICODE是U+356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3679,UTF-32:0000356f,UTF-8:E3 95 AF。

〔㕯〕字异体字是

㕯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ㄋㄜˋ

基本解释

同“訥”。说话迟钝。也作“呐”。《説文·㕯部》:“㕯,言之訥也。”

㕯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16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79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107頁,第3

唐韻》、《集韻》:女滑切;《韻會》:女刮切,㕯音豽。
說文》:言之訥也。
玉篇》:下聲也,言不出口也。
廣韻》:言逆下也。

又,《廣韻》:內骨也。
集韻》:奴骨切,㕯音訥。
廣韻》:㕯口。

又,《廣韻》、《集韻㕯如劣切,音㕯
廣韻》:言遲聲。
集韻》同「吶」。

又,《集韻》:女劣切,音笍──亦與吶同。

注解

〔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㕯〕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內、口

〔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è] ⑴ 同“訥”。说话迟钝。也作“呐”。《説文·㕯部》:“㕯,言之訥也。”

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㕯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low-tongued; to stammer, to shout in triumph; the noise of shoting in battle

㕯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㕯(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㕯(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㕯(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㕯(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㕯(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