㣈字概述
〔㣈〕字拼音是sì,部首是巾,总笔画是16画。
〔㣈〕字是左右结构,二叠字 (左右二叠字),可拆字为“㣇、㣇”。
〔㣈〕字仓颉码是VBVNB,五笔是XGRH86,XRMH98,四角号码是27227,郑码是ZMOL。
〔㣈〕字的UNICODE是U+38C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4536,UTF-32:000038c8,UTF-8:E3 A3 88。
〔㣈〕字异体字是𠭾、𠮇、𨽼。
㣈的意思
㣈
sìㄙˋ基本解释
①㣇属。《説文•㣇部》:“㣈,㣇屬。”又“㣇,脩豪獸,一曰河内名豕也。”
②豕声。《玉篇•㣇部》:“㣈,豕聲也。”
③鼠名。《廣韻•至韻》:“㣈,鼠名。”
④通“肆”。遂,于是。《説文•㣇部》:“㣈,㣇屬。《虞書》曰:‘㣈類于上帝’。”段玉裁注:“壁中文作㣈,乃肆之叚借字也。”按:今《書•舜典》作“肆類于上帝”,《史記•五帝本紀》作“遂”。
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彐部
武英殿刻本: 第867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362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307頁,第15字
古文:
音《唐韻》、《集韻》息利切,音四。
《說文》:㣇屬,从二㣇。又,《玉篇》:豕聲也。
例又,《廣韻》:鼠名。
例《廣韻》:俗作。
注解
〔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彐部。
〔㣈〕字拼音是s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㣇、㣇。
〔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ì] ⑴ 㣇属。《説文•㣇部》:“㣈,㣇屬。”又“㣇,脩豪獸,一曰河内名豕也。”⑵ 豕声。《玉篇•㣇部》:“㣈,豕聲也。”⑶ 鼠名。《廣韻•至韻》:“㣈,鼠名。”⑷ 通“肆”。遂,于是。《説文•㣇部》:“㣈,㣇屬。《虞書》曰:‘㣈類于上帝’。”段玉裁注:“壁中文作㣈,乃肆之叚借字也。”按:今《書•舜典》作“肆類于上帝”,《史記•五帝本紀》作“遂”。
㣈字的翻译
- a kind of animal, a kind of rat, (interchangeable 肆) extremely; excessively; reckless; without restraint, to exhaust
㣈的字源字形
商 甲骨文 宾组
商 甲骨文 出组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隶释 隶续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