㮆字概述
折叠展开
〔㮆〕字拼音是niè,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2画。
〔㮆〕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𦍐"”。
〔㮆〕字仓颉码是DOTQ,五笔是SWUD86,SWUH98,四角号码是48951,郑码是FOUC。
〔㮆〕字的UNICODE是U+3B8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5238,UTF-32:00003b86,UTF-8:E3 AE 86。
〔㮆〕字异体字是蘖、𢮡。
㮆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53頁,第2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69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40頁,第5字
音《正韻》:魚列切,音臬──斫木餘。
例又,肄生曰蘖。
例又,《字彙補》:姓也。何氏《姓苑》:本姓薛,東莞人,避仇改之。
例《字彙》:木櫱字有屮無艸,今从艸似誤。
〇〔按〕《正韻》亦下从,非从木,疑卽櫱字之譌。
注解
〔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蘖〕字拼音是ni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薛、朩,五行属木。
〔蘖〕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薛声。本义是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iè] ⑴ 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
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㮆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an ancient form) (same as 瓾) eaves sprouting from the stump of a tree; shoots from an old stump, a large (a species of oak) from the bark of which a yellow dye is produced
㮆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