䐔字概述
折叠展开
〔䐔〕字拼音是bìn,部首是月,总笔画是13画。
〔䐔〕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𦙅"、"𠕁"”或“"⺼"、扁”。
〔䐔〕字仓颉码是BISB,五笔是EYNA,四角号码是73227,郑码是QWLD。
〔䐔〕字的UNICODE是U+441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7428,UTF-32:00004414,UTF-8:E4 90 94。
䐔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66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988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955頁,第10字
音《集韻》:逋忍切,音臏。
《玉篇》:腱子肉。
音又,《集韻》:婢典切,音辮──脈隱起如辮繩。
注解
〔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䐔〕字拼音是bì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扁。
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䐔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muscle of the calf (of the leg), tendon (of meat animals), stopping and rising of the pulse like a plaited ro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