䶥字概述
〔䶥〕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ǔ、zhā,部首是齒,总笔画是26画。
〔䶥〕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齒、虘”。
〔䶥〕字仓颉码是YUYPM,五笔是HBHG,四角号码是21712,郑码是IOIL。
〔䶥〕字的UNICODE是U+4DA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9877,UTF-32:00004da5,UTF-8:E4 B6 A5。
〔䶥〕字异体字是齟、𪙁、𪙵。
䶥的意思
䶥
1jㄐ˙基本解释
◎〔䶥齬〕同“齟齬”。上下牙齒對不齊。《集韻•語韻》:“齟,齟齬,齒不相值。或从虘”
䶥
2zhāㄓㄚ基本解释
◎牙齒不平正。《玉篇•齒部》:“䶥,齒不正也。”《廣韻•魚韻》:“䶥,齒不齊兒。”
䶥
3chㄔ˙基本解释
◎〔䶥䶥〕五彩鮮明。宋趙叔向《肯綮録•俚俗字義》:“五采鮮明曰䶥䶥。”
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齒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79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35頁,第4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38頁,第35字
音《唐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音樝。
《說文》:齬齒也。
《廣韻》:䶥牙。
《玉篇》:齒不正。
音又,《廣韻》、《集韻》鋤加切,音查。又,《集韻》、《類篇》
狀所切,音鉏──義
同。
注解
〔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䶥〕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ǔ、zh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齒、虘。
〔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 ⑴ 〔䶥齬〕同“齟齬”。上下牙齒對不齊。《集韻•語韻》:“齟,齟齬,齒不相值。或从虘”㈡ [zhā] ⑴ 牙齒不平正。《玉篇•齒部》:“䶥,齒不正也。”《廣韻•魚韻》:“䶥,齒不齊兒。”㈢ [ch] ⑴ 〔䶥䶥〕五彩鮮明。宋趙叔向《肯綮録•俚俗字義》:“五采鮮明曰䶥䶥。”
䶥字的翻译
- (same as 齟) unevenly-fitting teeth, irregular teeth, resplendent with variegated coloration; bright and colorful
䶥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