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chí ㄔˊ shǐ

龠部 共27画 左右结构 U+4DB5
汉语字典

龠部

27画

4画

左右结构

chi shi

chí shǐ

WGKM 86 、 WGKW 98

OBHYU OBHYN

ODPI

82217

4DB5

341251251251251223321531535

箎 篪

䶵字概述

折叠展开

〔䶵〕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í、shǐ,部首是龠,总笔画是27画。

〔䶵〕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龠、虒”。

〔䶵〕字仓颉码是OBHYU OBHYN,五笔是WGKM86,WGKW98,四角号码是82217,郑码是ODPI

〔䶵〕字的UNICODE是U+4DB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9893,UTF-32:00004db5,UTF-8:E4 B6 B5。

〔䶵〕字异体字是箎、篪

䶵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íㄔˊ

基本解释

同“篪”。古代横吹的管乐器。《説文•龠部》:“䶵,管樂也。”《集韻•支韻》:“䶵,或作篪。”

䶵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龠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87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538頁,第40

標點整理本: 第1542頁,第35

唐韻》:直离切;《集韻》:陳知切,䶵音馳。
說文》:管樂也。
廣韻》:樂器,以竹爲之,長尺四寸,小者尺二寸,七孔。
世本》曰:蘇成公所作也。
楚辭・九歌》:鳴䶵兮吹竽。

玉篇》或作箎。

注解

〔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龠部

〔䶵〕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í、s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龠、虒

〔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í] ⑴ 同“篪”。古代横吹的管乐器。《説文•龠部》:“䶵,管樂也。”《集韻•支韻》:“䶵,或作篪。”

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䶵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U+7B8E 箎) a bamboo flute with seven holes

䶵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䶵(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䶵(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䶵(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䶵(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䶵(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